首页

信息通告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信息通告 -> 正文

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期初教学检查工作细则

信息来源: 发布日期:2025-02-20

一、工作目的

(一)规范教学管理,确保学期初教学秩序平稳运行。

(二)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准备、教学实施中的问题,保障教学质量。

(三)强化校、院两级督导联动机制,形成教学质量监督闭环。

二、设计思路

(一)强化数据驱动:通过每日线上填报实现问题动态监控。

(二)突出闭环管理:设置“检查-反馈-整改-复查”链条,要求教学单位限期提交整改证据(如修订后的教案照片)。

(三)差异化检查:对薄弱环节(如新教师、低评教课程)增加检查频次,体现精准督导理念。

三、检查时间

每学期学生开学前一周、第一周,具体时间根据学期具体工作安排确定。

四、检查内容与重点

(一)教学准备情况

1.教师教学材料:教案、教学大纲、教学进度表是否齐全,内容是否规范(如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性、考核方式合理性等)。

2.教材到位:学生教材是否按计划发放,教师用书是否到位。

(二)课堂教学实施

1.教师教学状态:是否按时到岗,教学态度、教学内容设计、课堂互动情况等。

2.学生课堂表现:出勤率、课堂纪律、学习参与度。

3.课程思政融入:是否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,体现立德树人要求。

4.课程认知效果:第一次课是否使学生明确本学期课程学习后应达到的具体量化目标。

5.教育思想落实:学生中心、产出导向、两性一度、信息化运用等的有效落实。

(三)教学设施保障

1.多媒体设备、实验仪器、智慧教室系统等是否正常运行。

2.教室卫生、照明、桌椅等环境是否满足教学需求。

(四)教学管理规范性

1.课表执行情况:是否存在私自调停课、更换教室等行为。

2.实践教学安排:实验/实训课程的开课计划、场地与设备准备情况。

五、职责分工

(一)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监测科

1.制定检查方案,统筹协调全校检查工作。

2.组织校级督导分组,明确检查任务与标准。

3.汇总分析问题,形成全校通报并督促整改。

(二)校督导组

1.按分组进行全覆盖巡查与随机听课,每日填写《期初教学检查记录表》。

2.对突出问题(如教师迟到、学生缺勤率超20%)即时反馈至相关学院。

3.针对新开课、开新课教师重点跟踪督导。

(三)教学单位

1.开展学院自查,提前整改基础问题(如教学材料缺漏)。

2.配合校级督导检查,规定时间内对反馈问题提交整改说明。

六、工作流程

(一)前期准备阶段

1.开学前1周:质监中心发布检查通知,视工作需要召开督导培训会,明确检查标准与工具(如听课评价表)。

2.督导分组:按学科相近原则分组,每组负责3-5个学院。

(二)检查实施阶段

1.巡查方式

①常规巡查:每日上午第1-2节课集中检查教学秩序。

②随机听课:每位督导每周至少听课5节,覆盖不同职称教师。

③专项检查:针对上学期学生评教后10%的课程进行重点复查。

2.问题反馈:督导每日线上提交检查记录,质监中心及时生成问题清单。

3.总结反馈阶段

①本次期初教学检查结束后1个工作日内质监中心内部召开检查工作总结会,3个工作日内,质监中心形成《期初教学检查报告》,包括:亮点与典型问题(附图片、数据支撑),各学院问题汇总及整改建议。

②质监中心网站通报结果,问题单位需在5个工作日内提交整改方案。

七、结果运用

(一)检查结果发教务处等部门做相关工作参考。

(二)对严重教学事故(如无故缺课、教学内容错误)发教务处按《教学事故认定办法》处理。

八、附则

(一)本细则由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负责解释,根据实施情况每年修订一次。

附件模板:

附件一:《期初教学检查记录表》

附件二:《期初教学检查问题整改反馈单》


制定单位: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

发布日期:2025年2月20日